文旅山亭,文旅山亭,山亭旅游,山亭旅游景点

山亭景点

新闻动态

    洪门村 | 两任村支书一张蓝图,绘就最美生态乡村

    录入时间:2019/4/25 Hits:1603


    洪门村位于山亭区北庄镇西南部。全村辖有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470户1592人,党员59名,村“两委”成员6人。全村面积6.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00亩,林地面积6000多亩。从1993年至今,在两任村支部书记的带领下,洪门村奋发图强,终于成了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专业村,享有“葡萄世博园”的美称。



    洪门村葡萄种植历史悠久,早在上世纪90年代,该村就开始小规模种植葡萄。1991年,村民王光太当选为村主任后,提出打造“百亩葡萄园”的口号。1993年,该村被评为“全国庭院经济示范村”。


    王光太牵头成立的洪门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


    2010年,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光太以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形式,成立了洪门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红葡香”产品商标,并于当年八月举办洪门村第一届葡萄节。截至目前,合作社入社群众达308户,土地流转面积1000余亩,社员每年人均增收7000元。为扩大产业链,村里又注册成立了珍珠油杏合作社、旅游合作社、光伏合作社等四大合作社。


    孟凡花正在自家地里为葡萄施入春后的第一次基肥,并进行补水


    村民孟凡花是最早加入合作社的一批社员,她家里种植着一亩六分地的葡萄。“家里男劳力都外出打工,就我一个人管理着葡萄,去年一年也有4万多元的收入。”孟凡花笑着介绍,合作社统一为社员提供有机生物肥,定期提供技术服务。


    村民以往进行葡萄扎架时,多用红色塑胶带,不但成本高,还污染环境,通过学习后,全村普及棒子皮扎架法,环保且成本低


    随着葡萄产业发展壮大,洪门村在全面完善各类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规划发展各类葡萄采摘园,吸引游客前来休闲采摘,目前已建设葡萄采摘园300余处,先后举办了9届葡萄采摘节,叫响了“洪门葡萄”品牌。


    洪门村修建的停车场及通过农家乐的山路


    按照发展“农家乐”旅游的特点和要求,洪门村编制了《洪门村发展“农家乐”旅游的规划方案》,通过招商引资,投入2.6亿元,对全村葡萄采摘、餐饮住宿、休闲垂钓等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建设。积极打造以葡萄、石屋、石墙、石路及古树、老井、河塘为特色的民宿庭院,目前改造提升农家乐39户,打造精品采摘园80余个,并具备了接待游客的条件和能力,形成了最具鲁南特色的民宿旅游。



    目前,洪门村形成了以餐饮、生态观光、葡萄采摘、农家住宿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点一品、一家一味”的“农家乐”特色生态旅游格局。


    洪门村打造的民宿,民宿内还有免费茶室


    2018年2月,35岁的马弘当选洪门村新一任村党支部书记。马弘说,洪门村的各项成绩都是奋斗出来的,新的村“两委”班子成立后,要按照之前的蓝图,加倍努力。马弘经过考察,提出打造洪门田园综合体的思路。



    目前,洪门村已修整出1000多亩的梯田,新的田园综合体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