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在全区“3+3+x”扶贫模式统领下,山亭旅游扶贫坚持“六准四赢”,以旅游促观念转变、产业转型,实现扶真贫,真扶贫,求实效,走出一条旅游精准扶贫的特色路子。在旅游扶贫工作中,要有的放矢,确保精准,即“六准”:
建档立卡,对象精准。结合镇街实际,坚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全面摸清贫困村、贫困户基本情况,建立贫困村、贫困户信息档案。重点发展贫困村53个,其中省定贫困村42个,市定贫困村6个,一般贫困村5个,涉及贫困户3746户、贫困人口8600人,其中有意向参与旅游经营服务的884户、1954人。
规划先行,目标精准。瞄准“如何干、干什么、干成什么”这一问题,以确定的重点村为单位,研究制定扶贫规划。重点推进崖头-葫芦套-湖沟“三点一线”旅游扶贫和环翼云湖片区、葫芦套片区旅游扶贫发展,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
龙头带动,项目精准。以崖头-葫芦套-湖沟“三点一线”扶贫项目、洪门-沧浪渊扶贫片区和城河湿地旅游扶贫片区为重点,依托旅游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发展住宿、餐饮和商品销售等配套型农家乐。与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相结合,发展精品采摘园、开心农场等项目。目前,已新建改建葫芦套等村农家乐18家,发展洪门村、千佛崖村2处精品采摘园,完成35家“好客人家”农家乐申报,并通过市级初审。
政策扶持,资金精准。出台旅游扶贫扶持政策,对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的行政村,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并经评估、验收后,按照工程投资额的50%奖补。对发展“山亭人家”农家乐、开心农场、旅游商品店的贫困户,每户分别予以5000元、4000元、3000元奖补。目前,通过扶贫和旅游系统已争取旅游扶贫资金700万元。
搭建平台,措施精准。发挥贫困村旅游扶贫互助专业合作社作用,在村委会的牵线搭桥下,连接贫困户和社会资本,搭建贫困户就业平台,为无劳动能力贫困户提供利用土地或房产增加收益的重要渠道。目前,在识别的贫困村中,已发展旅游专业合作社5个,190家“山亭人家”农家乐开工建设。
强化教育,培训精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优先对贫困村负责人、发展致富带头人和贫困户服务技能培训,提高乡村旅游经营意识,拓宽旅游就业渠道,增强贫困村、贫困户旅游创业创收能力。有计划地举办全区乡村旅游发展及旅游扶贫专题培训班,邀请省市专家讲座,年培训人员达到1000人次。在省旅游局帮扶下,还将组织32名贫困村的负责人、致富带头人赴西班牙、意大利等国考察学习,提高旅游致富能力。
旅游扶贫是国家扶贫攻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旅游产业精准扶贫,要实现经济、政治和社会效果多赢,主要是“四赢”,即:群众赢,处理好普惠和特惠的关系,首先要确保贫困户脱贫,在此基础上避免新的矛盾,要兼顾普通户的发展,扶贫互促,可持续发展,实现村民和谐。
支部赢,发挥村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一方面贯彻落实各级扶贫攻坚要求,多措并举,创新实践,搭建旅游专业合作社等扶贫平台,帮助贫困村民通过各种方式脱贫;一方面通过帮扶工作开展,增强群众对党的信任,发挥好村级党支部团结好、领导好群众,发展好村庄的核心作用。
企业赢,鼓励企业参与旅游开发,通过旅游开发促进贫困户就业、增收,鼓励旅游企业通过村委会成立旅游合作社,搭建贫困户脱贫平台,促进企业发展经济,增强社会责任感。
产业赢,在旅游扶贫发展中,新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通过发展吃、住、行、游、购、娱,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推进旅游功能配套,景区景点提质增效,产业人员队伍扩大,产业规模、产业品质、产业效益得到长足发展。(区旅服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