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山亭,文旅山亭,山亭旅游,山亭旅游景点

山亭景点

新闻动态

    山亭奏响文化强区凯歌

    录入时间:2014/9/13 Hits:1014

    山亭讯在文体广场里漫步健身或观看精彩的消夏文艺演出,到图书馆里饱览群书,‘土味’十足的庄户剧团演出活跃在山乡……这是山亭区实施“文化强区”战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一组镜头。日前,该区被省政府授予“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荣誉称号,这是继2012年荣获“山东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区”和2013年荣获“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区”、“山东省土陶艺术之乡”后,在文化建设方面获得的又一殊荣,走出了一条从文化大区向文化强区的跨越发展之路。

    为丰富活跃百姓精神生活,山亭区实施了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城区公共设施建设为骨干,以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为基础,倾力打造“1520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初步形成了区、镇(街)、村居(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标准建设了山亭文化休闲广场、文化馆、博物馆、党史馆、小邾国故城遗址公园、八路军抱犊崮抗日纪念园、青龙山古陶博物馆等场馆,并已免费对外开放。采取“统一组织、群众参与、部门支持、企业赞助”的办法举行消夏文化演出,先后安排九场群众性主题演出活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全区273个行政村实现了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全覆盖,先后建设文体广场232处。同时,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开展了农民文化艺术节、春节元宵节系列活动、火樱桃文化旅游节、长红枣文化旅游节、文艺演出等大型文化活动50余场次。还举办了首届农民运动会、群众文化艺术节,开展了“一村一年一场戏”、一村一月一场电影活动,目前,已送戏下乡270余场次,送电影下乡3000余场次。

    为实现大发展、快发展,该区积极实施文化产业发展工程。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高标准规划设计了全区文化产业发展布局。目前,全区已初步形成了以翼云文化产业园、抱犊崮文化产业园“两驾马车”驱动,翼云石头部落、抱犊崮—熊耳山文化旅游两大龙头项目带动,各镇街“十朵金花”争相绽放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其中,以文化旅游为主题的翼云石头部落、月亮湾湿地、梅花山乡村逍遥游休闲基地等项目已纳入全区重点项目;以特色文化展示为主题的小邾国故城遗址公园、鲁南奇石园林基地、青龙山古陶文化中心、长红枣文化博览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全区共有文化企业312家,个体工商户150个,从业人员达8000余人。不断加强文物和非遗的保护力度,文保单位国家级1处、省级3处、市级44处;非遗项目省级3个、市级30个、区级67个;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省级3人、市级12人、区级67人。

    为提高群众满意度,该区力求在精彩上下功夫,在精致上求特色,在精品上求突破。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编制了《山亭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细则》等文件,对文化产业发展给予财政、税收等全方位优惠。大型现代柳琴戏《洋庄园落地山沟沟》,荣获第十届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奖。先后创作了柳琴戏《罗荣桓在抱犊崮》、长篇小说《巍巍抱犊崮》。山亭文化系列丛书之《山亭史略》、《山亭历史名人》、《民国名将张锦湖》等书籍出版发行。

    为凝聚社会正能量,该区将文化与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四德工程有机结合,将道德风尚、家庭美德、孝老爱亲等农民身边的人和事儿融入到庄户剧团作品中,通过小品、相声、歌谣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进行全面展现。今年以来,先后演出200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20余万人次。建立了1000多人的山亭区文化人才库,实施了农村实用人才“英才引领”工程,为优秀文体艺术人员每月发放补贴。甘志友、沙朝佩、王泽波被评为山东省“齐鲁文化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