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山亭,文旅山亭,山亭旅游,山亭旅游景点

山亭区文化馆 > 资讯动态

    魅力山亭 | 米山顶村发展再升级

    录入时间:2024/6/24 Hits:209

    夏日的米山顶村,群山环绕,绿意盎然。一个个穿着民族特色服饰的游客,在钟灵毓秀的石林景观拍照打卡;盘山而上,十八拐的“一步三县”引人瞩目眺望……

    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米山顶村,北与平邑县交界,东与费县接壤,因米姓在山顶建村,故名米山顶。

    “端午假期一天,我的同心饼就卖了五六百个,来自驾游的车辆得上千了吧。”村民宋文霞在村口经营一间小商铺,她口中的同心饼是村里的特色美食之一,打造文化旅游村庄后,她的回头客越来越多。

    米山顶村人潮涌动的背后,是当地立足特色农业资源,深挖本地文化内涵,让乡村旅游“动”起来,激活发展动能的生动实践。

    今天的米山顶村,干净整洁、古朴典雅。而多年前,山亭区建区时,米山顶村是全区最穷的村,没电、没水,村民都在山顶上住,到镇上要走一个多小时。

    “别看只有7.5公里山路,以前都是泥路,自行车都进不来,哪儿像现在的‘彩虹路’,平整又宽阔。”说起现在的变化,宋文霞满脸笑意。

    大山深处的这个村落一点一点地发生着改变。

    2017年,米山顶村利用省级专项资金,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去年,这个“阳光增收”项目又进一步扩大,成为鲁南最大的光伏发电片区,米山顶村年可实现发电收入6万余元,可稳定增收25年。

    2020年,村里进行了道路维修和扩宽硬化;2021年,米山顶村民族特色旅游食宿项目落成;2023年,米山顶民族特色村寨文旅研学项目启动。

    “硬性设施上不去,其他都白搭。这些年,我们集中开展了基础设施补齐、公共服务提升等工作。”米山顶村党支部书记米志华细数着这些变化。近两年,米山顶村投资30多万元修建1处大口井,铺设3100米地下管道,修缮1300米渠道,完成进村道路提升20公里,公交车通到了家门口。

    “光环境好还不行,得有自己的特色,米山顶浓郁的民族风情就是我们的特色。”米志华说,“以民族文化为主题,打造团结交融文化村庄,来这里游玩、研学的都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咱老百姓的小米、花椒、板栗等土特产,也就有了名气和销路。”

    “村里现在不但有光伏产业、电商产业、林果产业,还有旅游产业,日子是越来越好、越过越有盼头。”村民张德华告诉记者,他是村里生态公益岗一员,平日里巡山看护林场。

    独具特色的明清石板房,十八拐的“一步三县”区位优势、钟灵毓秀的石林景观、巧夺天工的梯田风情,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村庄的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与此同时,打造文化乡村,厚植文化力量,激活发展动能……文化的浸润让米山顶村乡村振兴展现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