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山亭,文旅山亭,山亭旅游,山亭旅游景点

山亭区文化馆 > 资讯动态

    喜讯!新添“国字号”!西集镇成功入选“中国文化百强镇”

    录入时间:2024/1/17 Hits:42
    1月15日,第二届《中国文化百强镇》发布会,颁奖典在北京成功发布,入选的部分市、县、镇代表及二十余家全国性媒体、四十余家地方媒体代表参加此次活动。
    发布会上,西集镇在第二届《中国文化百强镇》评选活动中,成功入选2023年度-2024年度《中国文化百强镇》荣誉称号。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位于枣庄市中部、山亭区南部,地势东高西低,总面积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万亩。辖4个办事处、15个行政村、33个自然村,总人口3.6万。东距S103省道3公里、距新台高速10公里,西距京沪高铁、G3高速各8公里,南部是在建的枣庄翼云机场和空港物流产业园,北临灵芝湖,G518国道、S321省道、S83枣庄连接线高速三条“黄金通道”在此交汇,是鲁南地区最具区位、交通优势的镇。
    历史文化。史料记载,从夏朝到西周中期偏晚,这里是山东七个古国之一倪国的都城所在地。西集,古称西暨,名称来源于商代古暨国,后世又传称为蔇国,或称为既国。因商代蔇国分支东迁至君山东麓,另建一国“东蔇”,则此地称为西蔇。明清之后,“西蔇”又讹传为“西集”至今。深入挖掘伏羲祖源文化,成立了伏羲文化研究会,收集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规划建设了伏羲土陶展馆、伏羲文化广场,举办了两次伏羲文化研讨会,叫响了“祖源圣地,伏羲故里,和合西集”文化品牌。大力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成立了苏鲁豫皖边区特委研究会,规划建设了苏鲁豫皖边区特委纪念馆,实施了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成立地旧址和麓水县机关旧址保护性修缮工程,打造红色研学基地。2022年6月,伏里村被评为第二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积极弘扬非遗文化。全镇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4个,区级2个。先后成立了伏里土陶研究协会、枣庄学院美术院土陶研究小组,创建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1处;创建枣庄市海峡两岸交流示范点1个;建立非遗保护传承基地2处;建成伏里土陶艺术展览馆、制作体验馆、伏羲土陶展馆;甘氏绣花、木杆秤制作技艺工作室各1处;曾氏刀业生产基地1处;建有陶窑6个,配套拉坯机62个;建成土陶文化广场5处;充分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大节假日,每年组织非遗项目“四进”活动6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5000余人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伏里土陶”先后参加了中国上海世博会、鲁澳文化交流、中韩文化交流会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重要活动并荣获40余个奖项。原省级传承人甘致有撰写了电视连续剧《伏里传》上、中、下集脚本,形象地反映了伏里村落人民的生活场景及伏里土陶的发展演变历史。西集羊肉汤参加山东省美食节大赛荣获60强;省级传承人甘言地参加香港回归20周年山东周活动,连续四年举办“枣台青少年艺术交流夏令营”活动,年均接待5000余人次,不仅提升了伏里土陶的知名度,扩大了影响力,而且提高了两岸同胞的文化、民族和国家认同感。
    人文景观。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古城古寺古街坊、古楼古井古寨墙,巨龙河畔流淌着千年的古文明。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新遗址1处,普照寺、龟山寨、梁王城遗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小邾国遗址、郳国故城遗址、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成立地旧址、麓水县机关旧址及历代帝王图碑、王东槐《龙河精舍》碑、贾三近手书碑刻等市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此外,还拥有伏羲山、人祖庙、古龙沟、黄泥汪、磨脐里、拉尾巴山、大九峪、小九峪、伏河、饮马泉、金狐洞等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和历史遗迹,西集镇因此被称为“祖源圣地,伏羲故里”。
    自然风貌。境内自然生态优美,有大小山头52座,河流13条,巨龙河贯穿东西,至滕州境与薛河等流域汇聚后注入微山湖,是十字河流域独具特色的山水景观镇。流域周围水库、塘坝、山泉众多,生态观光农业发展迅速。山东省水利景观——伏羲平湖、百合谷文旅小镇、祖源湿地公园和全民健身步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等,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增添了灵秀和生机。围绕建设山亭大公园和“五彩花慢城”,建成青龙绿道西集龙河段彩色步道20公里,规划建设湿地公园3处,建成常山、伏里等9处绿化节点,设置休闲观光赏花点4处。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将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成立地旧址——苏鲁豫皖边区特委纪念馆上报了山东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红色遗产路线,打造以苏鲁豫皖边区特委纪念馆为核心的“环青龙绿道”红色文化游。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创建省级美丽乡村1个,省级传统村落2个,市级美丽乡村5个。建成草莓、果蔬、樱桃、春雪桃、鸡心果、猕猴桃、瓜蒌等采摘基地8处,建成特色种植基地12处,着力打造青龙绿道休闲观光片区,让游客有花赏、有果摘、有羊肉汤喝、有美食品尝。
    风俗习惯。制定了《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发展规划》,依托西集老街为载体,以伏羲文化、伏里土陶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为主题,沿龙河规划建设了西集老街,陆续建成西集历史文化展馆、龙河书院,新建乡村记忆馆5处,建成民俗文化步行街4条,逐步形成“民俗文化一日游”“历史文化游”“非遗体验游”等特色文旅品牌。2021年,西集老街被评选为枣庄市特色文化街区。以鲁南民居为主色调的西集老街融民俗风情、水乡景致于一体,古西集八景点缀其间,形成了以龙河为轴心、以自然景观、名胜古迹、集贸古镇、民俗村落、文旅康养为业态元素的“水韵西集、龙河古镇”新景观,创造了人文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先后举办了枣庄市第二届伏羲文化节、相约星期六·悦跑新山亭暨第一届魅力龙河·和合西集健步走、“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建党100周年系列庆典、“一年一村一场戏”、“一月一村一场电影”、“相约齐鲁 情系中华”——2022鲁台青年交流季暨海峡两岸(枣庄)青少年主题文化周山亭行、“黄河大集 文化惠民”志愿服务、2023山亭伏羊文化节、“感受万家灯火 解锁乡村新夜态”、“迎国庆 贺丰收 话团圆”山亭区“我要上村晚”文化惠民专场演出、“黄河大集 福乐枣庄”非遗赶大集、最美西集人表彰颁奖典礼、庆祝建区40周年书画交流笔会、消夏晚会、广场舞比赛、健身气功展演、社区运动会、全民阅读等系列活动,加快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进一步扩大了民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创新发展。近年来,西集镇积极推动非遗融入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助推本镇经济发展。对市场潜力广阔的生产性项目省级非遗伏里土陶通过政策扶持、招商引资等形式,积极探索实施“项目+基地+农户”模式,与全域旅游、美丽乡村、影视制作、互联网、扶贫等业态和产业经济相结合,积极培育“非遗”产业项目,做大做强伏里土陶特色文旅产业。目前,伏里村非遗工坊以伏里土陶为代表,年经营收入1600余万元,传统工艺作品大战狮、孩儿枕、蟾蜍等产品出口日本、法国、韩国等20余个国家,带动当地从业人员176余人,年人均收入4万余元。创新开发的“和合瓶”土陶系列艺术产品,深受广大游客青睐。依托伏里土陶项目在全区中小学全面实施德育劳动课程一体化教育。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请非遗传承人到学校授课,手把手地教学生做陶;把土陶制作课搬到制陶专家的车间里,学生跟着专家学做陶。同时,编写了伏里土陶文化校本教材,进行学做结合的课堂教学。将伏里土陶艺术展览馆、制作体验馆、伏羲土陶展馆、百合园、苏鲁豫皖边区特委纪念馆等非遗和传承教育基地纳入到全区精品非遗旅游线路,打造“民俗文化游”“历史文化游”“非遗体验游”等文旅品牌,开展伏里土陶模具制作、拉胚技艺、土陶烧制、产品成型等一体化体验,活态传承土陶技艺,年接待参观和体验游客2000余人次。2021年,西集镇被评为山东省文化生态名镇和枣庄市文化建设样板镇。山亭区依托西集镇伏里土陶,成功申报了2021—2023年度“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伏里土陶艺术展览馆被评为市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伏里土陶入选“枣庄市特色旅游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