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山亭区文化馆 > 数字服务线上慕课 | 楷书临摹课程
录入时间:2022/4/18 Hits:284
课程简介 楷书,又名正楷,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楷书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萌芽期——秦汉,发展期——魏晋南北朝,繁荣期——隋唐五代,守成期——宋元明清。按时期划分,楷书可分为魏碑和唐楷,魏碑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体,是一种从隶书到楷书的过度书体,经常带有汉隶的写法;唐楷则是唐朝以后逐渐成熟起来的书体,我们一般而言的楷书即指唐楷,其代表人物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沈浩老师从初唐的楷书四大家讲起,为大家介绍了楷书的发展历史、临摹理念,并逐一讲解历代杰出楷书作品的临摹要点。 老师简介 沈浩 ,中国美院书法学博士,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书记兼副院长、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理事,浙江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等。 沈浩的书法篆刻作品曾获浙江省首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特等奖“陆维钊奖”、第二届全浙书法篆刻大展金奖、西泠印社第三届国际书法篆刻艺术展“西泠印社奖”、全国首届扇面书法大展二等奖等多个重要奖项,入展全国首届兰亭奖、第七届全国展、第三、四、六届全国篆刻艺术大展等由中国书法家协会、西泠印社、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重要学术组织、机构举办的全国各级各类重要书法篆刻艺术展数十次。书法、篆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浙江美术馆等国内外诸多博物馆、艺术馆以及私人藏家收藏。2007年荣获首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活动“兰亭七子”称号,2013年获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14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015年入选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工程。发表专著《心迹流淌----十六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时代书风凸显》等,主要论文有《论元初文人与印学》、《隋代楷书论》、《关于在高等书法教育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考》等,编著各级各类书法教材多部。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进入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