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
山亭区文化馆 > 数字服务线上慕课 | 清末诗歌流派之同光体
录入时间:2021/12/9 Hits:509
活动于清末和辛亥革命后一段时期的一个诗派,代表人物有陈三立、陈衍、沈曾植等。他们的作品,在艺术上一味模宋代的江西诗派,并流露出不满民主革命的情绪。因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把同治、光绪以来'诗人不专宗盛唐者'称为'同光体',后遂以此作为这一诗派的名称。同光体是离我们时代最近的古典主义诗歌流派。钱仲联先生《论同光体》的结语谈到:“同光体诗的艺术,对我们今天怎样做到诗是精炼的语言方面,还是可以借鉴的。” 同光体诗派是晚清民国最大的一个古典诗歌流派,也是中国古典诗学在封建时代名副其实的大结局,但其实对于我们当今的诗词创作,仍然有着很多的借鉴意义。首先,文学是人学,同光体诗人中,不乏人格高尚者。如江西义宁陈三立,吴宓《读散原精舍诗笔记》称“先生一家三世,宓夙敬佩,尊之为中国近世之模范人家。……先生父子秉清纯之门风,学问识解,惟取其上。而无锦衣纨袴之习。……故义宁陈氏一门,实握世运之枢轴,含时代之消息,而为中国文化与学术道教所托命者也”。此种对于人伦纲纪的笃实坚守,形之于立身处世,发而为至情至性,正是陈三立诗作品格高洁的文化底蕴。 今天 为大家推荐的内容就是 清末诗歌流派之同光体
课程简介同光体诗派是晚清、民国最大的一个古典诗歌流派,宣称指“同、光以来诗人不专宗盛唐者”。同光体诗人大多出身封建士大夫,目击时艰,具有变革愿望,是戊戌变法的支持者;而在进入民国后,又成了传统文化的守卫者。他们身上兼具文化保守主义与现代性的两重特色。 主讲人简介 张煜,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研究员、外国文学专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方向博导,中国古代文学硕导,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二级学术骨干、学科负责人,主要从事北宋文人与佛教、近代诗学的研究,代表作有《心性与诗禅:北宋文人与佛教论稿》《同光体诗人研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