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山亭,文旅山亭,山亭旅游,山亭旅游景点

山亭区文化馆 > 数字服务

    线上慕课 | 不知中古音,难品古诗词

    录入时间:2021/11/19 Hits:297
    众所周知,古诗词中有多字和现代发音都是不一样的。
    常见一点的例子那便是《春江花月夜》中“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这里的斜并不是发xie(二声),而是发xia(二声)。
    那这是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斜”这个字古音就是xia(二声)特别在格律诗中,读xie(二声)就不押韵了。
    语言是演变很频繁的交流工具。现代人交通便捷,读音更替的缓慢些,古人环境比较闭塞,口语读音更替很快,所谓“十里不同音”。

    中古音是汉语语音史的一部分,是汉语语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所谓“中古音”,是指从隋经唐至宋这个历史时期的汉语语音。
    我们知道,隋朝享祚不永,而唐和宋却保有相当长的时间。因此,也可以说,中古汉语的语音,主要就是指唐、宋时期的语音。从隋至宋,大约包括从公元581年至1278年共697年的时间。这段时间的汉语语音,承接着更古时期的语音发展而来。
    而在中古时期,汉语的语音又经历着一系列的重大变化,已经大体上奠定了近代汉语语音的基础。因此,可以这样说,中古音是汉语语音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上古音、近古音(魏晋时期的语音)和近代音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汉语语音发展的一个转轴。


    今天
    为大家推荐的内容就是
    不知中古音,难品古诗词

    ▲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观看


    课程简介
    当我们吟诵古诗词,感受抑扬顿挫的音乐美之余,也难免困惑:“青山郭外斜”的“xié”为何要读作“xiá”?中古音“平上去入”四声为何变成了中原音韵的“阴阳上去”?只有当我们了解了中古音的发声方法后,才能真正领略古诗词的音乐性和内在美。

    主讲人简介
    蒋凡,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学与古代文论专业博士生导师。曾师承郭绍虞、朱东润诸先辈,治学严谨,强调在乾嘉实证功夫基础上,广泛学习并汲取国内外各种新思潮的一切有益成份,开拓视野,活跃思维。曾任中国古代文论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等诸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