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
山亭区文化馆 > 数字服务线上慕课 | 汉字构形与中华传统文化
录入时间:2021/11/11 Hits:519
如果把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早期定为汉字起源的上限,那么,汉字已经有六千年的发展历史。即使是从殷商甲骨文算起,汉字也已经不间断地发展了三千五百多年。它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载负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它具有超越方言分歧的能量,长期承担着数亿人用书面语交流思想的任务;它生发出篆刻、书法等世界第一流的艺术;在当代,它又以多种方式解决了现代化信息处理问题而进入计算机,迎接了高科技的挑战。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石。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使用而延续至今的表意文字系统。可以说,在包括甲骨文在内的每一层汉字的共时平面上,都已经积淀了非常深厚的汉字本体历史,以及作为汉字存在背景的社会文化历史。汉字和中华文化具有互相印证、互相解释、互相依存的关系。 今天, 为大家推荐的内容就是 汉字构形与中华传统文化 ![]() ▲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观看 课程简介上矩形李索教授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对汉字进行全方位解读,在讲解说明汉字的性质、起源、形义关系的基础上,重点阐释寓含在汉字形体中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使我们从根本上了解汉字,热爱汉字,并从中接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主讲人简介上矩形 李索,大连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评议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在《古汉语研究》《语言研究》《文史》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七十余篇,出版《汉字与中华传统文化》《古代汉语修辞学》等著作11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