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慕课 | 经典京剧《杨门女将》赏析
录入时间:2021/6/16 Hits:514
全本京剧《杨门女将》
演出:国家京剧院
京剧《杨门女将》是京剧历史上的一部经典作品,作品取材于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杨门女将的故事,表现了杨门老少四代忠义无双、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
全剧一开始,一派喜乐的天波府正在设宴庆祝杨宗保五十大寿,此时的舞台布景以红色为主,向观众传达着老少四代人享受天伦之乐的喜庆热闹场面,女主角穆桂英更是身着一身红袍,与戏曲表演中的新娘穿着无异,音乐设置也是以欢快的曲调为主,但是剧情一转,喜堂上传来杨宗保在前线沙场为国捐躯的消息,一时间喜堂变灵堂,音乐也变成了以唢呐为主的哀乐,舞台布景笼罩在悲痛之中,与之前的喜庆欢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寿宴上由喜转悲的情节设置巧妙,穆桂英和柴郡主强颜欢笑想瞒过年迈却心思缜密的佘太君。但佘太君还是察觉到了异样,这段吐露心中疑惑的唱词,表情凝重、忧心忡忡与之前的一脸喜色形成强烈反差,凸显了京剧演员面部微表情的卓越控制,唱段运用西皮散板,表现人物内心惴惴不安的心理状态。
出征前这一出戏中,杨门一家忠烈,男人们几乎全部战死沙场,无男将可用,一门女将便要继续完成抗击外敌的使命。佘太君一生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痛,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丈夫、儿子、孙子,但她坚强的心、复仇的心、爱国的心不允许看着国家与敌国议和,她年过百岁决心亲自挂帅带领一众女将领兵出征。刚经历丧夫之痛的穆桂英被佘太君激起当年大破天门阵时的壮志,请愿为先锋。穆桂英的儿子杨文广自幼便有征战沙场的志气,要随母亲杀敌报国。作为祖母的柴郡主却是满怀担心不愿自己惟一的孙子上战场,不同于杨门其他人,柴郡主生于帝王家庭不会武功,从装扮上,杨门女将们都是刀马旦装扮,只有柴郡主是蟒袍凤冠。佘太君为第四代人的忠义之心感到宽慰,但也心明眼亮地看到儿媳妇的担心,便有了接下来杨文广与穆桂英母子比武的戏份。这段戏以穆桂英放水佘太君默许杨文广上阵为结局,体现了杨门女将甘愿为国效力不计较个人得失安危的伟大爱国情怀。
《杨门女将》剧中有大量描写战场上两军对阵的戏份,如杨家军夜探敌营时运用了二黄导板,表现出了佘太君心思缜密、思维冷静的心理状态。出征寻栈道前佘太君为穆桂英壮行时的一段唱词运用西皮小导板,这一段没有任何的悲痛心情,一段壮怀激烈的定场诗“忠烈杨门一脉传,前赴后继探绝山。识途老马尽尔力,破敌归来共凯旋。”为之后的剧情做了明确铺垫。
穆桂英出征前的一句“风萧萧雾漫漫星光惨淡”运用高拨子导板,穆桂英的唱腔高亢有力响彻云霄,表现出穆桂英作为先锋带领杨家将上阵的气势。穆桂英等人的装扮也非常细心地运用了蓝白相间的色调,杨家兵卒也都是一身白衣,这样的装扮表现出杨家将对杨宗保战死沙场的祭奠,又表现杨家背水一战不胜不还的忠义报国之心。
穆桂英在全剧的前半段运用青衣行当来表现,有大量唱段演唱,全剧后半段穆桂英则转为武旦,有大量的打戏、翻身等动作,同时对穆桂英还要求演员脚下的圆场功夫,所以能演好穆桂英这一角色既要能唱,又要打戏功底够硬。
《杨门女将》是一部赞颂忠义爱国、勇敢无畏的经典之作。今天,正值今年的国际三八妇女节,让我们在传统经典戏曲中了解一个忠贞爱国、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故事。
来源:文旅海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