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山亭,文旅山亭,山亭旅游,山亭旅游景点

山亭区文化馆 > 文化活动

    触摸文化底蕴,领悟历史沧桑

    录入时间:2019/7/22 Hits:420

    山亭历史 ,感悟传承
    2019年7月17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实践长红队成员在文化馆李馆长的带领下参观了山亭区历史文化展示馆。展馆主要分为两大部分:首先,在展览走廊的两侧墙壁上展示了山亭区的历史发展沿革。从春秋时期的小邾国到现在的九镇一街道,展示了山亭区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展板上还介绍了诞生于山亭区的三位国学巨匠,墨子、鲁班和左丘明,以及山亭地区的民俗文化。通过这些展板我们详细了解了山亭区的历史发展脉络,更好的感受到了山亭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参观完展板后,我们来到馆内的山亭区非物质文化展厅,李馆长向我们介绍了山亭区的非遗名录情况。山亭历史悠久,钟灵毓秀,积攒着底蕴丰厚、异彩纷呈的文化遗产,山亭区非遗普查项目有338项,列入市级保护名录有33项,列入省级保护名录有3项,包括山东琴书、山亭皮影和伏里土陶。我们欣赏到了丰富、精致的草编、蛋雕、枣庄泥塑、柳琴戏、、皮影、伏里土陶等展品和民俗物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非遗文化是应当薪火相传的伟大精神瑰宝,在了解了这些非遗文化之后,才发现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如何保护非遗文化,如何传承非遗文化是我们新时代的使命和思考之一。

    石刻之韵,拓片之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要了解山亭区文化传统,就要了解一些古老技艺的传承。
    2019年7月17日下午,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实践长红队成员参加了山亭文化和旅游局组织的"走进拓片"活动,探寻文物拓片的前世今生,感受文物中所留下的历史沧桑,触摸这座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增强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热爱。


    王灿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进南官庄社区杏山金石传拓技艺传习所,了解拓片的相关知识。拓片,指将碑文石刻、青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图案拓下来的纸片。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王老师详细讲解上纸、扎字、吸水、上墨、揭取拓片等制作过程中每一步的具体操作方法,然后每个队员选择自已喜欢的碑拓或砖拓,动动手,提起对拓片的兴趣,同学们记得认真,做得仔细,热情很高。


    蕙质兰心,指尖之艺
    2019年7月18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实践长红队成员来到山亭区历史文化馆,在李馆长的带领下,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工艺。


    剪纸传承人刘娟老师给我们讲解剪纸工艺的发展历史,剪纸的手法等。在老师的带领下,团队的成员学习了剪纸的一些初级技艺,剪出了许多不同风格的作品,最后形成了一个剪纸艺术作品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的历史关头,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潮头,我们应该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历史上中华民族战胜种种艰难险阻而薪火相传的伟大精神瑰宝,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