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山亭,文旅山亭,山亭旅游,山亭旅游景点

山亭区图书馆 > 通知公告

    【立秋】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录入时间:2024/8/7 Hits:95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

    立秋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也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立秋在二十四节气中仅次于大暑小暑,是第三热的节气。

    01.

    天气变化

    立秋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不过,当立秋到来时,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处在炎热的天气之中。

    立秋过后,各地气温的早晚温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当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由热转凉的开始时间也不一致。

    “秋老虎”

    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并不是在立秋节气,真正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秋老虎”是我国民间的俗称,指立秋以后相对短暂的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天至15天。

    形成秋老虎的原因,在于影响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于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该高压控制下天气晴朗少云,日射强烈,气温回升。这种回热天气欧洲称之为“老妇夏”天气,北美人称之为“印第安夏”天气。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秋老虎”的表现略有不同,如华南的秋老虎要比长江流域的来得迟,一般推迟2到4个节令。

    有时秋老虎来了去,去了又回头。清代《清嘉录》:“自是(立秋)以后,或有时仍酷热不可耐者,谓之秋老虎。”

    03.

    立秋习俗

    01.立秋节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的传统习俗,例如在周代,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

    02.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举行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

    03.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上称,将此时的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若体重减轻则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等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时,就要多吃,以增加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前后吃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04.摸秋

    立秋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这是一种祈愿得子的象征活动。

    04.

    饮食养生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时节,仍有秋老虎肆虐,人极易倦怠、乏力。此时不妨多喝点绿豆粥、红枣莲子粥、山药粥等食物。

    古时有 “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的抗秋燥饮食良方。早上喝些盐水,晚上喝些蜂蜜水其实在一年四季都是不错的生活习惯,在立秋后尤其适合,有利于美容养颜、润肠排便。

    04.

    文学作品

    《立秋》

    [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 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立秋》

    [宋]方岳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我爱秋天,更爱秋天的早晨。秋天的早晨格外清爽、宁静、光明,默默地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活力。我想,这并不是无意的遐思,而是家乡的山川景物给以抒笔的情怀。

    早晨起来,一股带有成熟果实味的新鲜空气沁人心扉,觉得是那样的爽适和舒畅。整个村子是寂静的,时而听到几声雄鸡的晨鸣。此时向村中眺望,每家屋顶上炊烟袅袅,灰白色的烟气和晨雾融合在一起,飘飘荡荡,盘旋升腾,呈现出一派诙谐的景色。

    村里的人们是非常珍惜早晨这宝贵的时光的,一大早就起来了。村子里,田野里响起了赶车的吆喝声和清脆的鞭声,这声音由远及近,由近及远,大车小辆,肩挑身背,开始了繁忙的早收。这时,我油然想起了“春种一粒籽、秋收万颗粮”这句农谚。他们一年四季是多么忙碌呀。

    ——朱自清《秋》